查看原文
其他

轻松有趣地挣钱,这样的农场存在吗?【农人专访】

2015-12-28 Jing 有机会网

文章来源:有机会网

图片拍摄于2015年10月

对于我们探访过的很多生态农人来说,最头痛的两个问题就是种地太辛苦、成本太昂贵。做生态农业,必须承受这样的代价吗?来自山东章丘普集镇的农人高兆生,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。

他的农场占地三十亩,多种动植物种养结合,但他仅凭一人之力就能管理好这片土地,他种出来的水果香甜美味且供不应求,他的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得完善而多样,他相信并且证明了——生态农业一定可以省力、健康、低投入、高产出。

“无极生态园”,是高兆生的农场的名字。这里的果树不浇水、不打药、不除草、不施肥、不翻耕。养螳螂捕害虫,四处奔跑的野兔代替人工做了割草和施肥的“工作”。秋日的果园里鸟语虫鸣不绝于耳,野草遍地,空气清新,各种植物动物共生共荣。


▲ 高兆生

屡败屡战,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自然循环农业

高兆生从小在乡村长大,对田园生活有着由衷的喜爱。21岁那年,他曾在济南炼油厂工作过一小段时间,换过好几个岗位,因为实在没兴趣,最终不顾家人反对,放弃了“铁饭碗”,追寻着田园梦、回乡创业。可是,创业路上挫折不断,农业风险大成本高,他养过鸽子、种过仙人掌、山药、百合,都以失败告终,但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。

“一般农业的打药施肥,我都经历过,每天头顶着太阳,打十几桶药,确实非常辛苦、非常劳累。忙活半天还赚不到钱。当时比较灰心失望,后来就考虑,能不能有一种非常简单、轻松、还能赚到钱的农业方法?”这些困难,是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最初动机。

2008年,他开始探索种植梨、桃和苹果等果树,并同时养殖蝗虫。果树管理方便,而蝗虫是食药两用的产品,收益比较快,他希望这样长短结合,能够有所转机。可是有一次,他刚给果树打完药,就割了树下的草喂蝗虫,结果蝗虫全被毒死了。这件事过后,他完全杜绝了农药。

蝗虫养殖,的确让他赚到了钱,但起早贪黑特别辛苦,为了探索更省力省钱的养殖项目,也为了让果园管理更高效,他开始试着在果园下养野兔。野兔不仅效益好,还能代替人工帮果树除草施肥。为了解决果园虫害,他找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刘玉升老师,学习饲养天敌昆虫螳螂、释放到果园中捕食害虫。

不断的失败和改进后,高兆生的种养结合和以虫治虫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。现在,他是山东虫业协会的理事,他的农场成为了山东农大的试验基地,还获得了央视和众多知名媒体的报道。在这里,因为生态平衡多样,任何虫害都不会大规模发生。种养结合、收益多样化,风险不再那么大了。除了摘果子的时候需临时雇工,平时绝大部分时间,一个人就能够胜任管理工作,比起其他农场来说成本要低得多。

野兔、螳螂、蝗虫、果树、杂草…… 农场里的多样化生态网


螳螂捕害虫

小编曾经在许多生态农场里遇见过螳螂,但是通常只是零零星星的几只。大规模养殖并释放螳螂的,这还是头一次见到。螳螂饲养比较容易,它们食量很大,能够捕杀40多种害虫,小到蚜虫,大到蝉,都是它们喜欢的猎物,在任何农作物上都适用。因此高兆生从多种天敌昆虫中选择了螳螂来集中养殖。

其他的生态果园,一般用诱捕器、生物农药防虫,还有的在林下养家禽。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。诱捕器的诱捕对象种类通常很有限;生物农药中有一些会把害虫益虫都杀死、不利于生态平衡的恢复。林下养家禽的确可以防治地面的害虫,而家禽的局限性也在于它们主要在地面活动,就算飞上树,也只能站在较大的枝干上,活动范围还是有限,但果园害虫主要集中在叶片、小枝条和果实上。用螳螂来防虫,和其他方法比起来,是一种更低成本、更有效且简单的方法。

螳螂的集中养殖需要在安装了防虫网的大棚中进行。螳螂若虫期主要以蚜虫为食,长大后就可以喂食蝗虫。每年,一个60平米的大棚可以收获40-50斤螳螂卵块。这些卵块不仅可以用来繁殖小螳螂、还可以作为中药材出售。春天,在每一亩农田放100来个螳螂卵块,每个卵块就可以孵化出100来只小螳螂。当然其中很多会被鸟和其他虫捕食,也有一部分会自相残杀,但最终每亩地总是会存活下来一千多或至少几百只螳螂。再加上果园不打任何药物、生态维护好后吸引来的其他益虫,就不会有害虫大规模爆发。

高兆生跟别人分享他的农业技术时,经常遇到的一个质疑就是,“把螳螂养在果园里,螳螂有翅膀,会飞走的吧?”为了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,他特意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观察同一棵树上的同一只螳螂。之后他发现,“螳螂是有自己的‘领地’的,除了这一块地方实在没有虫子的情况下,基本上是不会飞到别的地方去的。”螳螂被释放到果园后,如果觉得环境适宜生存,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留下。这在无极生态园里已经得到了证实,除了虫害大大减少之外,最好的证据就是秋季枝条上粘附的螳螂卵块——螳螂们显然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。


▲ 梨树上的螳螂卵块

野兔除草、施肥

在生态农业领域,林下养鸡、养鹅等做法都已经比较普遍了。但是这些方法在无极生态园都不适用——最直接的原因是,鸡鸭鹅都喜欢吃虫子,不适合放养在“以虫治虫”的果园。而野兔不一样,它们都是“吃素的”,和“天敌昆虫”螳螂能和谐相处,以虫治虫和林下养兔完全不冲突。

高兆生在他的十亩果园里放养了近千只野兔。但是外人走到果园中,放眼望去,却难见它们的身影。这是因为野兔天性怕人,稍有动静就躲得远远的,跟家兔的性格完全不一样。但是,要找到野兔存在的痕迹却很容易——杂草的茎叶上,到处都有野兔啃过的痕迹;拨开草,土壤表面随处可见一颗颗圆溜溜的兔粪。颜色发绿的、草叶痕迹清晰的,是比较新鲜的粪;黑色、干燥的、用手一捏就成粉末的,才是完全腐熟的兔粪。兔粪不会被人工埋到地里,而是等下雨时,让雨水将兔粪中的养分自然渗透到土壤中。


▲ 新鲜的兔粪

不过,野兔的人工养殖难度非常大。高兆生养的兔子是纯种的野兔,刚开始时经历过多次失败,死亡率很高,这主要是因为果园环境和野外环境差别太大。后来他试着在果园里种植多种草药,比如益母草、艾草、板蓝根等等,给野兔提供食物和栖身的环境。经过两年摸索,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,野兔养殖的试验才算成功,现在繁殖到第六代,成活率达到了90%以上。

因为野兔的行踪特别隐蔽,小编此行没有看到散养的野兔,但看到了在果园角落里被圈养的野兔。其实这是今年的一个试验,有三只野兔从小就被圈在十来平米的空间里养。可是试验结果明显不理想,兔子们在小空间里长大了,野性却丝毫不改,特别怕人,看到我们走近,就非常紧张地竖起耳朵四处乱窜。这还只是有人慢慢走近而已。据说它们有一天受了比较大的惊吓,差点从一米多高的围栏上跳出去。


▲ 果园一角圈养的野兔

然而,尽管养殖难度大,林下养兔还是必须选择纯种野兔才可成功。其实,现在普通市场上销售的“野兔”鱼龙混杂,大多数是一些杂交兔或者具有一定野性的家兔而已。这些兔子不怕人,但是缺点是经不起风吹日晒,在果园里基本是养不活的。

现在,野兔成为了免费“除草工”和“施肥工”,不仅免去了普通果园常用的剧毒除草剂,还免去了人工拔草和施肥的劳累。夏天杂草旺盛的时候,不用给兔子投喂额外的食物。其他季节,则补充农场自产的苜蓿、甜高粱、胡萝卜、玉米秸秆等食物给野兔,另外果树修剪下的枝条放在地里,也会被野兔啃食掉。一亩果园每年可产出近百只野兔,按照市场价格,种兔300元一只,商品兔100元一只,效益还是很可观的。

把被浪费的水利用起来

和其他华北省份一样,山东全省近几年来气候都格外干旱。除了夏季雨水略多些,其他季节一两个月无降水是常有的事。高兆生的农场里,蔬菜和粮食作物需要浇水,但是果园却实现了完全不浇水也能维持生长,这还是得益于完善的生态平衡。

他打比方说,“一杯水,浇在沙漠里面可能几分钟就没了,因为很快蒸发和下渗了。但是如果把这杯水浇到原始森林里面的话,可以管几天的时间,因为蒸发的和下渗的少。”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,像海绵一样,有很好的保水性能。根据这个思路,他把果园里的土壤进行改良,提高土壤下层的有机质;保留大量杂草,土壤表面有了覆盖物、蒸发大大减少。这样,果树仅仅靠雨水就能存活。

经过这样长期的缺水“锻炼”,果树根系扎得更深,也能够吸取到更多的地下水、生命力更加顽强。2015年的春天特别干旱,甚至杂草都被旱死了,果树却没有受到影响。没有了大水灌溉,果树积累的干物质也更多,果实的口感接近自然野生的水果,果香味明显更浓郁。

“慢”,是这种自然农作方法的局限。因为没有外来肥料、没有浇水,导致这里的梨树到了六年树龄才刚刚开始量产,比普通的梨树慢了整整两三年。然而,正因为生长缓慢、人工干预极少,接近野生,这样的树木寿命才会更长。对于用心对待土地的人,自然总是会报以丰富的回馈。

生态野味——蝗虫


▲ 甜高粱种植区和蝗虫养殖大棚

除了野兔、螳螂,无极生态园里还有一种重要的动物——蝗虫。蝗虫是很多餐厅需要的野味食品,是中药材,可以做各种深加工,而在农场内部也可作为喂养螳螂的饲料。

蝗虫的食物以禾本科植物为主。高兆生喂食蝗虫的草料,既有农田里四处割下的杂草,也有专门种植的甜高粱的叶片。饲料作物全部出自农场内部,成本比较低,安全性也有保障,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。而蝗虫粪则和兔粪一起,成为农场里牧草、蔬菜和粮食的肥料。


蝗虫

每个一分地的大棚,每年从5月到10月能产出500多斤蝗虫。高兆生的果树长势较慢,直到2015年才正式对外出售水果,而蝗虫养殖是他2008年以来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。

以自然为师

野兔除草,螳螂捉虫,杂草变成野兔和蝗虫的饲料,动 48 31693 48 15287 0 0 3931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3930物粪便肥田,无极生态园不借助于外来的物质,仅仅依靠农场内部的生物相互作用,形成供需平衡的内循环。高兆生说自己是以自然为师,他读过自然农法的书,但觉得书中说的道理在大自然中都有,而且更生动。“如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循环,所以只要观察大自然就好了,每一个季节每一环节的动植物资源都调理好了,就不会有什么病虫害爆发危害之说了。所以我觉得最好的书就是自然,最好的老师也是自然,读透了自然,那就是最高明的农法。”


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不超过15种,但是生长的植物却不下于百种。野兔的密度被控制在合理的水平,所以果园的地面不会被吃到光秃秃的程度。树下各种草交错着茂密生长,益母草、夏至草、马齿苋、狗尾草、蛇莓、艾草、醉鱼草、商陆,还有更多我叫不上名字的…… 除了草,果园里也保留了一些木本植物,榆树、枣树、构树等等,和果树一起共同生长。反观其他普通果园,一般来说除了果树,别的几乎什么植物都不保留,那么害虫没有选择,就只能向果树“下手”了。而这里多样化的环境,为害虫转移了“注意力”,也为益虫提供了更多生存的可能性。


▲ 夏至草背面的蚜虫、商陆果实、枣、万寿菊


▲ 小刺猬

去年,尽管高兆生的果园里结了不少果子,但可惜被鸟吃了大半,今年只能在收获季节装上了防鸟网(其他季节防鸟网会被收拢起来)。防鸟网的空隙很大,只防喜鹊等大鸟,小鸟还是可以进入到果园中,它们也能帮助果树捉虫。当然,鸟也会吃掉一些螳螂,但他对这一点看得很开:“就是要‘乱’,乱了之后什么都有了,就可以互相制约。” 在我们近距离观察螳螂卵的时候,发现有些卵块里满是其他虫子,可能不会孵化小螳螂了,但他也平心静气地说,这只是一物降一物。在这个果园里,螳螂虽然看上去是昆虫中的“老大”,但在它生命的某些阶段,也会成为其他昆虫的食物,这是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奇妙之处。

这里的水果没有套袋,因为他认为,套袋违反了自然规律,会影响果实的光合作用,营养成分也没有那么好。他相信,“果实必须要经过风吹日晒雨淋,各种自然天气都得要接触,这样才能有自然的味道和营养。” 尽管不套袋的水果外表不够“完美”,但还是早早就被抢购一空,面向的都是全国各地注重生态、健康的人群。


现在很多农人倾向于做单一化种养,但高兆生通过实践证明了,“那些方式看上去是高效率,其实并不如多样化种养结合来的效率高。我一亩地的效益抵得上他们三四亩的效益。比如他们种樱桃的果农就仅仅单一化种樱桃,但是除了樱桃就什么都没有了。我这里树上有收入,树下还有野兔,不用买化肥农药,还大大节省人工,成本其实比他们的更低。”

因为有着生态多样化的理念,他不得不谢绝了一些想要合作、思路却不一样的人。比如有的人看到他养野兔的效益高,就想只养野兔,做成单一化养殖。高兆生不愿意这样做。他希望能找到对自然生态感兴趣的人,“有的人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,但是我是把生态放在第一位的。如果光想挣钱的话,比农业更挣钱的事情太多了。”


▲ 果园旁边养了一小群鹅

希望更多人回归土地

高兆生经过亲身的多年实践和比较,才最终选择了自然循环的农业方式。不是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,而是也从农民自身的需求、从农村实际的现状出发来衡量不同农业方式的利弊。除了对化学农业不满之外,对于近些年出现的有机农业,他觉得还是不够好。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业虽然安全,但比化学农业更费人工、投入品成本更高,这是限制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而在无极生态园,产品健康安全了,同样重要的是大大节省了成本,以至于一个人能管理30亩的农场。他的想法是很实际的,“如果光为了追求健康,没有效益,挣不了钱,那谁还愿意种地?我这种做法,就是希望吸引更多人来种地。”

近年来,他一直想把自己的经验推广出去,可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。他曾经给一些政府部门写过信,而政府并非不认可他的做法,只是,一方面觉得这三十亩农田规模太小,另一方面又常常会质疑,“如果都不打药不施肥了,那农药厂化肥厂岂不是都要关门?”的确,政府、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迟疑和拒绝,都有各自的原因。在推广上屡屡碰壁的高兆生知道得很清楚,这件事快不起来,“每个创新,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。”

但他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,“以前做生态慢,有钱人都不愿涉足。现在技术成熟了,通过种养结合,杂草落叶废弃物综合利用,成本降低了,效益自然也高了。”他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这一点,希望人们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,共同推进生态农业向前发展。

的确,生态农业,绝不等于高投入低产出,更不等于退回原始农业,人们对于生态农业的种种偏见,很多时候是因为,这个行业的探索大多还处在起步期,对于病虫草害、人工成本高等问题,好的解决方式都还不够普及。高兆生的试验只是针对有限的几种动植物,但是“师法自然”的思路却是广泛适用的。他相信,通过适当的现代科技、巧妙的规划,一定可以借用自然之力将农业做得省力高效,一定可以让更多人更容易地从生态农业中获益。

推荐节目

央视《绿色时空》专访:http://tv.cntv.cn/video/C16631/937c0a30b8c14ace93abb67516f84fdb

联系方式

高兆生电话:18865939866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